一、闊葉丁癸(Zornia latifolia)全方位介紹
闊葉丁癸(學名:Zornia latifolia),在部分地區又稱作 Zornia diphylla 或「Maconha Brava(白色大麻、假大麻)」等,是原產於南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多年生豆科植物。由於其在特定文化中有與大麻相似的俗稱或使用方式,加上近年研究顯示它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而受到關注。
然而,科學文獻並未在該植物中檢測到四氫大麻酚(THC),也無證據顯示它與常見大麻(Cannabis sativa)具相同成分或功能。
以下內容僅供認識此植物之生態、文化背景與相關研究概況。
二、闊葉丁癸的植物特徵與生長環境
株型:株高可達約 50 公分,莖多分枝,呈匍匐或半直立。
葉片:典型「二小葉」(bifoliate)構造,葉片形狀多為廣披針形,長度可至 4 公分。
花序:黃色穗狀花,花期相對短暫,僅能維持數小時至十小時不等。
果實與種子:略帶刺的莢果,內含種子;依地方傳統可作為香料或草本用途。
生長環境:原生於南美洲(如巴西、墨西哥等),後逐漸擴散至西非及中美洲等熱帶或亞熱帶地區,能在乾旱、酸性或低肥力土壤中野生生長。
適應性與自然化:因具耐熱耐旱特性,闊葉丁癸在炎熱地帶尤為常見,能在高溫或酸性土壤中保持良好生長力;常見於熱帶草原、路旁、林地或農地邊緣等地區,並逐漸在部分區域自然化。
三、民俗與歷史背景
傳統稱呼「白色大麻」的由來:在巴西、墨西哥等地區,部分原住民或在地族群會將此植物與其他草本混合使用,並以「Maconha Brava」俗稱之,意即「假(白)大麻」。該稱呼大多基於民俗替代習慣,而非任何科學認可,其背後或許是因早期使用者在吸食或使用時感受到與大麻類似的放鬆感,故得此名。但目前研究並未證明該植物含有大麻素成分。
傳統應用:泡茶或香料:部分地區會將其花、葉乾燥後加入茶飲或料理中,以增添風味。
民間儀式或日常使用:有傳統文獻或口述曾提及此植物在儀式場合中,被視為舒緩身心的草本。但這些用法多屬地方傳統,不同地區的使用方式與目的不盡相同,亦無官方允許或大範圍科學研究佐證。
上述內容僅為歷史與文化介紹,並不代表醫療功效,也非食品用途之法定依據
四、化學成分與最新研究
1. 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為研究焦點
根據多篇近年研究,闊葉丁癸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來自黃酮類化合物,其中包括:
- Genistein(染料木黃酮):亦見於大豆等豆科植物,因其抗氧化與細胞調控潛力在科學界倍受關注。
- Apigenin(芹菜素):常見於芹菜、香菜等植物中,部分研究顯示其可能具有神經保護和酵素調控特性。
- Syzalterin:較少見的二甲基黃酮,有文獻提出其具有「特殊神經活性」,可能與細胞膜上特定受體或離子通道結合,從而影響神經傳遞。
儘管坊間時有傳聞認為該植物含有 THC 或其他大麻素,但現有科學研究並未證實這點。它之所以被稱為「大麻替代品」,多半源於傳統使用文化及其黃酮類衍生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而非具備大麻類物質。
2. 大腦神經元活性試驗
2020 年有研究題為「Cannabis-like activity of Zornia latifolia Sm. detected in vitro on rat cortical neurons」,指出以下現象:
- 脂溶性萃取物的神經調節:透過多電極陣列(MEA)測試大鼠皮層神經元後發現,闊葉丁癸的脂溶性萃取物能抑制神經元放電頻率與突發率,在實驗條件下表現似與高 THC 大麻(Hashish)具某些類似的神經調節效果。
- 推測 Syzalterin 的可能作用:研究人員推論,Syzalterin 等黃酮衍生物與一般大麻素作用(CB1、CB2 受體)並不相同,而是透過其他受體或離子通道產生「類大麻」效果,為日後神經科學研究提供新方向。
3. 機制及未來前景
- 可能機制:這些黃酮類化合物在中樞神經系統中,或能影響神經傳遞物質釋放、細胞膜受體或離子通道,進而改變神經細胞興奮性。
- 應用與限制:雖然現有結果在學術角度引起興趣,但缺乏大規模臨床數據證明安全性與實質功效。任何作為食品或保健品的可能,都須經過法定程序和毒理評估。
- 研究方向:分子層面深入探討、不同部位成分含量與毒性測試,以及可合成、改良相關化合物都是未來可行發展路線。
重要聲明
文中所有研究資訊僅供學術參考,非任何療效證實;闊葉丁癸未經台灣或國際主要法規單位核准作食品或藥用原料,也無官方醫療效果認可;請遵守當地法規,切勿輕易將其視為「大麻替代品」而隨意使用。
五、使用與辨識注意事項
1.易被混淆或冒充
市面上或網路宣稱「Zornia latifolia」的產品,有時摻雜其他豆科植物(如 Stylosanthes guianensis),讓消費者難以憑外觀分辨。若需真實植物材料研究,應透過顯微觀察或 DNA 鑑定確認品種。
2.安全性與合法性
- 尚無臨床試驗支持:目前缺乏大量人體實驗數據,若長期、大量使用仍可能存在未明風險。
- 法令規範:在部分地區,可能被嚴格管制或禁止。購買與使用前,應先了解並遵守當地法律及規範。
3.與其他藥物併用風險
黃酮類化合物在體內代謝途徑複雜,若同時服用鎮靜、抗憂鬱或精神科藥物,恐存在交互作用之風險。建議在任何形式使用前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意見。
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闊葉丁癸癸
茶飲製作:取適量乾燥的花與葉(約 1-2 茶匙),浸泡於熱水中 5 至 10 分鐘後飲用。這種茶適合忙碌一天後飲用,能提供輕鬆愉快的體驗,也可搭配蜂蜜或檸檬調味。
手捲煙添加:將乾燥葉片碾碎後混合其他天然草本,填充於手捲紙內。點燃吸入時,您可以感受到來自熱帶草本的天然芳香,這是一種獨特的放鬆方式。
香料與種子應用:乾燥花朵可磨成粉末作為香料,加入湯品或燉煮料理中,增添自然風味。種子經熱水處理後可用於沙拉或冷盤,保留其原始風味與營養價值。
七、購買闊葉丁癸植物產品
我們提供經過精選的闊葉丁癸產品,包括茶飲、乾燥花與草本混合品。這些產品來自可持續種植的農場,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自然的草本體驗。立即探索我們的商品,感受這株神奇植物的魅力!

八、結語
闊葉丁癸(Zornia latifolia)因其獨特的民俗稱呼與部分科學研究的「類大麻」試驗結果,一度在市場與學術圈引發話題。然而,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其含大麻素成分,也未被核准作任何醫療用途或食品原料。
相關文獻所提及之黃酮類化合物(如 Genistein、Apigenin、Syzalterin)雖在細胞或動物實驗層面表現出潛在神經調控活性,但臨床應用、安全性與法規皆有待更深入研究與驗證。
對於一般消費者或研究者而言,若對此植物感興趣,仍須謹慎評估其來源真實性並注意合法性。在缺乏完善毒理與臨床試驗以前,建議不要輕易將其視為保健食品或替代藥物;若有特別需求,應諮詢專業人士並遵守當地法令,以確保自身安全與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 Alloisio, S. et al. (2020). Cannabis-like activity of Zornia latifolia Sm. detected in vitro on rat cortical neurons: major role of the flavone syzalterin. Drug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 Cornara, L. et al. (2018). Zornia latifolia: a smart drug being adulterated by Stylosanthes guianen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 Schultes, R. E., & Hofmann, A. (1992). Plants of the Gods: Their Sacred, Healing, and Hallucinogenic Powers.
- Possible spasmolytic effects and uses of Zornia diphylla in local communities (2007)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有內容均基於公開學術研究、歷史文獻與網路資訊重新整理撰寫,僅供參考與一般知識分享用途,不構成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 請諮詢專業人士:若您有任何健康問題,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或藥師,以獲取專業建議。
- 特定族群慎用:本產品不適用於 孕婦、哺乳期婦女、孩童及患有精神疾病者。若有特殊健康狀況,請先諮詢專業人士後再決定是否使用。
- 個人體驗因人而異:不同個體對草本植物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請根據自身情況適量使用。
- 法律合規聲明:本產品與內容不涉及醫療用途,亦未宣稱具有診斷、治療、預防任何疾病的效果。使用者應確保符合當地法規,並自行承擔使用風險。
敬請理性選購與使用,為您的健康負責!